0
談科技──看過《迷失世界》後有感

在二十世紀末的今天,科技進步的速度實在快得使人感到有點驚訝。從馬車到汽車,以至火車、飛機;從小規模的獵食、耕種,到大規模的生產、處理食物;從「一層起、兩層止」的平房到三、四十層高的高樓大廈;從一整個房間也容不了的巨型計算機到現在比一個人還要小的微型電腦,甚至是一隻手就能拿起的筆記簿型電腦;從地球到月球,以至火星,都標誌著人類科技的日新月異。

不錯,如果沒有了這些科技,我們或許沒有今天那舒適的生活,或許沒有電視、沒有冷氣機、沒有收音機,或許還在思索火星上的「運河」是甚麼。無疑,科技的發展是絕對需要的;但在科技發展得甚為迅速的今天,我們是否有必要檢討一下,人類是否己經開始走火入魔了?

數月前,一位英國的胚胎學家成功抽取一隻綿羊的遺傳基因,並將其複製而成為一隻一模一樣的綿羊。這項研究發表後,便立即引起各界在道德問題上的關注及憂慮。事實上,基因的研究已開始了好一段時間,腳部和觸角有眼的蒼蠅、生長速度比一般的快十倍的三文魚,都是基因被改造後的產物。

很明顯,這些研究都涉及了道德問題,但我所顧慮的,並不只是這些,我倒是恐怕人類這樣肆無忌憚地玩弄大自然,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引致一場不可收拾的生態大混亂。在這無數的研究中,只要其中一個有任何出錯,錯誤地更改動物的基因,都有可能造成生態不平衡,如造成某種動物大量繁殖,或使到某種變了種的畸型動物出現。「侏羅紀公園」的故事,絕對有可能有成為事實的一天!

多年來,人類都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而爭論著。有人認為人類終有一天能製造出有「自我思想」、「自我意識」、「記憶」等與人類無異的「機械人」;另一方面,亦有人認為不論那是怎樣精密的設計,甚至能令到它足以解答任何問題,那也只是一些電腦程式,而不是真正的「思考」。故且不論其真正的可能性,假設我們真有能力去造出那樣的東西,那我們是否應先要自我警覺一下,人類要不要真的造出那樣的一個機器出來?到底一個能力與人類無異(如果不是更高的話)的「機械人」會不會甘心受控於人類?它們會不會組織在一起對抗人類?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確確實實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可能,有不少人會認為,人類有足夠的技術去防止這些災難性事件的發生。他們可以隔離那些被改變了基因的動物,即使有了任何出錯,有問題的基因也不會擴散到其他動物去;他們可以只製造一兩個「人工智能機械人」以作研究之用,並以友善的態度去對待它們……但是我覺得這是不對的,這也是我實際上所憂慮的問題,人類對科技抱有過份的信心了吧?我相信,大自然不是那麼簡單就能給人類控制的,即使科技的進步使得我們能夠解決以前不能解決的問題,新的問題還會繼續出現的。也許,「混沌理論」給了我們一點點的啟示──即使是怎麼微小的錯漏,也可能導致全球性的嚴重災害;不論科技怎麼先進,也不會是完美的,這也是「微小的錯漏」出現的時候。

我在不久前閱讀過一篇關於「世界末日」的短文,該筆者列出了一些可能導致世界末日的原因,如「星體撞擊」、「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外星侵略者」、「不知名細菌」和「基因實驗出錯」等,並認為只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及「基因實驗出錯」是有可能的。他認為假如有星體接近地球,以我們的科技應可在它們撞擊地球前將它們消滅。可是,他可能不知道,1910年哈雷彗星回歸,有科學家計算出它的彗尾會掃過地球,造成大災難,但是人們卻顯得束手無策;1979年,一顆彗星撞向太陽,竟然在兩年後才被發現。事實告訢我們,人類在大自然的力量前,並不顯得怎麼堅強和有能耐。

到底人類是否還應該繼續趾高氣揚地說著「我們主宰一切」呢?我認為,地球不是屬於人類的(更不是神的),我們沒有權、更沒有能力去主宰她。我們只是暫住在地球的租客,假如我們再不安守本份,而胡亂地、不顧後果地玩弄大自然,最終的後果將會與地球的前住客恐龍一樣──「租約期滿」。

九七年七月

Share
Tags: ,

Leave a Reply